像哲学家一样对话和思考-4——哲学家的四个问题|少儿哲学启蒙(下)
这节课的前半节,由一个水杯的摔倒讨论了斜坡是什么。
在大家终于觉得明白了斜坡是什么的时候,一个令大家目瞪口呆的问题被提了出来:真的有一个斜坡吗?
1
真的有一个斜坡吗?
我:接下来我们再回到杯子为什么会摔倒的问题。有同学说杯子会摔倒是因为书有一个斜坡,于是刚才我们讨论了什么是斜坡,那接下来我们要问,水杯下面的书真的有一个斜坡吗,或者说真的形成了一个斜坡吗?
1-1
先辩论一下
“没有。”好几位同学顺口回答。
“你们是怎么确定的?”
“如果她的书是放在一起的,那肯定没有斜面。”一位男生回答,语气坚定。
“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我把问题抛给大家,同学们有说同意,有说不同意。
我请大家举手示意,并提示水杯的主人先不参与讨论:“因为只有你才了解真实情况,我们要来看一看其他人是怎么想的,考虑得周全不周全。”于是请举手的同学依序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一位同学站起来:“我觉得书旁边如果有一块地方不太平整的话就会斜了。”其他人跟着点头呼应:“嗯!对、对!”
也有人站起来提出反驳:“我想问个问题:书怎么就斜了呢?书是平放的呀?”
“万一桌子是斜的呢?”
“有可能书堆得很高,它就形成了一个斜坡。”另有人补充。
“在一本很大的书上有一本很小的书就会有斜坡。”有人甚至开始拿书出来摆弄,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1-2
以上辩论无效?
待学生们自发形成的辩论停顿下来,我接上:“各位,你们刚才说的都是如果或者有可能,只是一种可能性。另外,你们讨论的是为什么会斜,但问题在于‘真的斜了吗’,你们还没确定‘有没有斜’,就开始讨论‘它为什么会斜’。”
见同学们一愣一愣的,似乎没反应过来。我停了下来,打算换一种方式讲解:“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你们班有一个同学……”
一位男生仍在沉思,听到这,晃着脑袋迅速问:“谁呀?”
我对他说:“比如说你吧!”他愣得嘴巴一张,大家看了哈哈哈大笑。
我说:“比如大家都在讨论你为什么考了零分呢。”
大家笑声更大了,一齐看向那位同学。
我接着说:“有人推测你可能考试的时候睡着了,或者你是不是考试的时候突然高血压发作蒙了……想了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你真的考了零分吗?等你试卷发下来一看,一百分!那各位前面的讨论有价值吗?”
“没有!”大家纷纷摇头。
“为什么?因为你们讨论的考零分的情况根本不存在,对不对? 所以在讨论问题之前,你需要先确定这个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否存在。比如说刚才有同学提出来了,水杯下面的书是一个斜面,他提出来的是一种可能性。但我们先要确定的是,书真的有斜面吗?”
1-3
用尺子量一量?
“没有。我的书没有。”那位杯子掉到地上的女生指了指自己桌上堆着的书。
“有的。”也有同学反对。
“接下来还可以问什么问题?”我问。
有同学似乎受到鼓舞,站起来直接面向那位女生问:“你说你的书没有斜面,是平的,那我现在想问的是,你的书真的是平的吗?”
“真的是平的!”女生一边回答一边点头强调。
“你肉眼看不见,除非用尺子量!”一位男生干净利落地质疑,语速飞快。
大家立刻找出尺子沿着书面,桌面比划。
待他们抬头看向我,表示没量出来有没有斜坡。我接着说:“有没有可能斜面的角度可能非常非常小,你不仅没办法用肉眼辨别,用普通的尺子也很难测量出来。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
1-4
小心求证、大胆假设
“各位可以想一想,刚才我们问的是书真的是一个平面吗,那接下来首先考虑的是‘是不是我看错了’。为了避免看错,我们就需要发明出一种测量是不是斜面的仪器。不过这个仪器现在已经有了,就是水平尺,你们可以上网查一查,在这儿我具体不讲了。”
我接着说:“我们现在没办法获得水平尺,也没办法确定她的书是不是一个斜面,所以我们暂且把这个问题放下,做一个假设。
假设水杯下面的书确实是一个平面,接下来我们再问,杯子为什么会掉下来,或者假设它是个斜面,杯子为什么会掉下来?”
“书包动了。”有同学看了看现场,根据情境推测。
“她的杯子底部是粗的,顶部是比较细的。这样的话,那个书不斜它也会自动滚下来。”有同学盯着杯子观察了一会,继续推测。
“我装杯子的地方比较大,一般可以装两个杯子,这个杯子比较小就滑下来了。就是杯子没有固定和支撑它的东西才掉了下来。”有位女生拿自己的书包和水杯做类比。
“很好。不过,现在早已经有人想到这个问题了。看我的包。”我举起我的背包,大家咯咯笑:“扁的!”确实,相比他们鼓鼓的书包,我的背包太扁了。“我背包的两侧有两个口袋,有人在这口袋边缘设计了一个有弹性的橡皮筋,可以把这个口收紧。那为什么她的书包里边的水瓶还会滑出来?”
“没有那个装置?”同学们边问边把目光投向那位女生的书包。这个女生把书包提起来展示,大家发现她装杯子的口袋同样是可以收紧的,同时有了新发现:
“可能她的书包本身就是斜的。”
“书包本身就是斜的,有这种可能。”我回应,但不置可否。
“如果书包本身是斜的,那可能房子也是斜的。”有的同学开始大胆假设。
“有这种可能。”我仍然不置可否。
但有同学根据自己感受到的常识直接推翻这个假设:“房子不可能斜的。如果房子是斜的,很容易倒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思考角度:“我觉得应该是水的重量问题。”
1-5
比萨斜塔倒了没?
“那比萨斜塔呢?”我问他。
“比萨斜塔是因为地基的问题。”
“无论是何种原因,总之它是斜的。你说房子是斜的很容易倒,比萨斜塔倒了没有?”我追问。
“没有。”
我指出:“它没有倒。就是说斜的东西不一定容易倒。”
这段对话里隐藏着一个问题:他所说的“因为地基的问题”有两种可能的含义:一是:地基不平导致了比萨塔变斜了;二是:地基为变斜的比萨塔提供了稳固的支撑,斜塔才没有倒。
但我当时理解成了第一种意思,所以接下来用“斜的东西不一定容易倒”反驳了他。但他没有发现我的理解的偏差(也可能他要表达的就是第一种意思),而且接下来他的思路也顺着我这句话被带跑了。
“被暴风雨吹呢?”他提出另一种情况。这实际上已经跳出了刚刚讨论的问题,即房子是斜的是否就容易倒,而跑到另一问题——被暴风雨吹打的房子是否会倒。
我们很容易建立自己的认知和观察框架,却不容易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很多已建立的认知,和已形成的常识其实是混乱的,跳跃的,与真实情况相隔离甚至相违背的,再往后,便逐渐形成混乱的思维习惯,容易以自身的主观认知与感受去看待事物和问题,最后导致的是敝帚自珍,思维越来越狭隘固化,以致失去思考和探索的兴趣和意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少儿哲学课程中首先引入的是西方哲学启蒙,意在帮助学生建立较清晰的对话和思维,有这个基础,才能让已经出现思维固化倾向的四年级学生回到自由开放的天真状态,恢复积极自主探索的好奇天性。
“也不一定。”有同学在安静听了这一对话后,提出自己的意见:“比萨斜塔立在那儿那么久了,一定也经历过暴风雨的,可是它现在也没倒。”
之前发言的那位同学没再接话,在笔记本记着什么,然后抬起头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1-6
以上是一个练习
一位女生站起来,她也注意到杯子里的水,根据观察结合想象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她杯子里的水可能不满,就装了一半,这样如果书有点斜,水也往前面倾斜水杯就掉了。”
有同学回应,这还是一种可能性,属于猜测,要确定是不是这样还得查看书和水杯具体是什么情况。还有人提出更具体的细节——要用水压器测量水的重量和水对杯子内壁的压力,确定水往前倾的时候,是否能产生足够大的推力而造成水杯倾斜以致摔倒。
我总结:“刚才实际上是我们的一个练习,就是在练习怎么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
2
用橡皮做一次练习
见台下还有同学把尺子或水杯拿在手里晃,我接着说:“现在我们要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哲学家,在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者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问些什么问题。我们现在可以随便找一种东西,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
2-1
何来的“无屎橡皮”
有同学立刻一手拿着一个橡皮,一手高高举起:
“比如说这个,名字叫‘无屎橡皮’,就是擦了没有东西掉下来的橡皮。”
我看了看时间,说:“好的。因为你首先举手提出来这个问题,那我们现在就用它进行一次哲学家式的追问。你拿的这块橡皮,它的名字叫……”
我有意停顿下来,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太快,也许很多同学并没有听清楚,刚好我用停顿留白的方式让学生来表达他们听到的内容,让学生体验一下因为交流可能会出现的偏差。
果然,有人说是“无耻橡皮”,有人说“无始橡皮”,一边解释自己听到的名字一边争论,还都能为自己所说的橡皮的名字说出一番理由来。
我顺着他们的兴致和不同的意见,给予引导:“现在谁对这个橡皮有想法,可以提问题。看看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为什么橡皮可以擦掉纸上铅笔写的字?”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橡皮可以擦掉纸上的铅笔字。”我重复了一遍,并重申:“还有吗?注意啊,现在是提问题环节。”
于是大家由橡皮引出的想法进入思考:
“无屎橡皮为什么不会掉橡皮屑,还有,无屎橡皮是什么?”
“无屎橡皮真的不会掉橡皮屑吗?”
“无屎橡皮是谁创造的?你是从哪里买的?”
“从超市买的。”橡皮的主人忍不住回应,他认真回应的表情逗得大家哈哈笑。
提问仍在继续:
“橡皮擦出的皮屑去哪儿了?”一位女生歪着脑袋说。
“太空啊!”有人配合她的想象,笑着喊。
听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橡皮擦的主人在座位上忽然自言自语地说:“我的橡皮是冒牌货。”
我便问他缘由。
他站起来,一边看着橡皮擦一边说:“因为它上面明明写的是无屎橡皮,为什么我擦了还是有掉东西出来。”
“那‘wu shi xiang pi'这四个字是怎么写?是哪四个字?”我问。
这一问,大家都关心,提出不同意见:无始橡皮,无耻橡皮,无死橡皮。有人干脆凑过去看那个橡皮擦。
这时候有人抬头看向我,声音低低地说:“老师,这不是‘无屎’,是‘无屑’,老师!”
大家一愣,然后哄堂大笑,橡皮擦的主人红着脸跟着笑。
2-2
何以是“无屑”
离下课只剩几分钟了。看大家也渐渐平复下来,我说:“好吧,各位,刚才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这位同学说这个是‘无屎橡皮’的时候,没有人想到要问一下,真的是这样吗?现在我们搞明白了,他说的‘无屎橡皮’,其实是这样写的。”我在黑板上写下“无屑橡皮”四个大字。
“所以各位还要回到我们第一节课所讲的‘听、想、说’,这也是哲学家为什么只用这三个很简单的步骤,就变成最聪明的人了。
哲学家会意识到,要先想一想自己听到的‘到底是不是这样’。
而大家是一听他说了‘无屎橡皮’之后,就直接在心里认为他说的是‘无屎橡皮’,或‘无始橡皮’,或‘无耻橡皮’。接着就开始接着追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了,对吧? 可是你还没有确定他说的到底是不是你认为的那样,所以要首先要确定‘是什么’,接下来才能问‘为什么’‘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
好,我们现在确定了它是无屑的橡皮,那‘无屑’是什么意思?”
“擦出来没有东西。”大家每天在用橡皮擦,对它很熟悉,迅速做出回应。
“擦出来没有东西。有没有人对这句话有疑问或者有不同意见的?”我问大家。
“擦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学生渐渐意识到一种思维方式,先问清楚“是什么”。
“她说了擦出来没有东西。所以接下来你应该问‘擦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吗?”我反问。
“擦出来真的是没有东西的吗?”有人联想起前面先确定是不是斜坡的讨论,类比性地提出这个问题。
我依然追问:“你这句话好像是矛盾的。既然没有擦出来东西,那还有擦出来的是‘没有东西’还能是什么吗?”
“为什么擦出来没有东西?”见前面的提问都被指出问题,有同学便从“为什么”这个角度提问。
我放慢语速:“‘擦出来’就意味着已经有东西了,对不对?应该说的是为什么擦起来没有东西,就是为什么擦的过程里没有产生东西。”
前面提问的同学这时也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完整地去理解听到的话,而只关注到其中一个显得比较关键的内容。而上面对学生的追问,不仅在引导他们“听清楚”,“想清楚”,也在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表达,形成自省的能力和意识。
“一开始我们问的是‘无屑’是什么意思,有同学回答‘擦出来没有东西’,我问大家‘对这位同学的发言有没有疑问或者不同意见’。既然‘擦出来了’,还能说没有东西吗?所以更准确地说,‘无屑’的意思是擦起来没有东西。这样你也就没办法再问‘擦出来的东西是什么’。”
这时有同学提出来:”真的擦不出来吗?”
我:“这个是从另一个角度提问。她说的是擦不出东西来,你问的是‘真的擦不出来吗’。你是对他的这句话的怀疑。很好。还有其他问题或质疑吗?”
台下一片安静,大家变得谨慎起来,有人做着笔记,有人抬头望向我。
2-3
“无屑”是什么
我总结并再次整理前面的讨论过程:“那接下来我来分析一下,一开始有位同学的解释是,‘无屑’这个词的意思是在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东西。但是没有说明‘那个东西’是什么,以及‘擦的过程中真的不会出现东西吗’。”
“擦后的灰。”学生回应。
“‘无屑’的意思是什么?”我重新问。
“擦起来没有的东西。”
“那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我追问。
“这个东西是橡皮屑。”
“也就是说没有橡皮屑的橡皮,这叫无屑橡皮,对不对?”我再次确认。
“是!”
“那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我继续问。
“在擦铅笔字的过程中,这块橡皮不会出现橡皮屑,这叫无屑橡皮。”
“所以不是‘在擦的过程中没有东西’。不然这句话会出现很多意思的,比如说:橡皮在擦锅的时候会怎么样?”这时下课铃响。
如此在反复讨论、体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考虑的不周全或者产生谬误的地方,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做进一步的引导,根据学生思考的特点和理解在引导的过程中同时适当给予示范,使学生于自省式的思辨中感受并意识到如何清晰地思考并思考自己的思考,如此突破已有的认知和局限,运用思考去探索事物的真相和了解自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其根本和基础,在于理解我面对的学生,是怎样一个孩子,他在想什么,表达什么,他的想法和言行背后向我们展示了什么,而这种理解也是在上哲学课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的。
3
因着下课铃响的结尾
虽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仍端坐在位置上,目光注视着我,没人提出要下课。一节课四十分钟,实在有点短。于是我精炼地收一下尾:
今天我们主要就进行了哲学家的秘密武器的训练,哲学家会用这四个问题进行不断的追问。这也就是哲学家听、想、说的过程。哲学家要一直思考他听到的是不是真的,然后确定这件事物是不是真的。确定了之后他才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问的越来越多,他也就越来越聪明了。
最后我再跟大家讲一讲橡皮擦铅笔字的原理是什么。
它的原理就是用橡胶把粘在纸上的铅笔屑通过擦的方式粘下来了。用来制造橡皮的橡胶本来非常光滑,又很结实,擦拭其他东西时,表面的橡胶很难从原来的橡胶上摩擦下来,所以擦铅笔字时,铅笔屑粘在橡皮擦表面,橡皮表面就变黑了,也就没法再擦第二次了。于是有人就发明了一种添加剂,添加到橡皮里,让橡皮变得不那么光滑结实。这样在擦铅笔字时,橡胶在粘住铅笔屑的同时,表层的橡胶就打着滚像搓泥卷一样搓下来了。”
台下嘿嘿笑了起来,这个“打滚”的比喻让学生觉得橡皮擦像孩子一样活泼。
“所以无论多白的橡皮,擦下来橡皮屑都是黑的,这样一层掉下来了,你下次再擦,还可以再蹭下一层来。”
有人听了立刻拿起橡皮擦起字来,边擦边盯着看。
“我懂了,为什么我的橡皮过了几年都氧化掉。”学生有这样的观察能力也令人欣喜呀!
“是的,它是很容易会氧化的。”我回应。
“如果一张纸上面写了一个字,存放1000年后,橡皮还能把它擦掉吗?”
“那你可能需要做一个实验。”
……
关于我们
我的微信:zhanganren
现在在做的事:创办了少儿哲学工作室,读书,锻炼,给小朋友们上哲学启蒙课,以及其它仁智并举、有趣有料的课程
也在寻找同道,一起做哲学
目前工作室在做的事情
哲学启蒙专题课程
1、系统性少儿哲学课程,为期一学年,针对3-6年级学生。分为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两大专题。
2、短期哲学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及中学。
针对学校的融合课程设计与实践
1、融合哲学元素的阅读课程。
2、融合哲学元素的科学课程。
针对学校老师的项目
1、课程设计指导
2、哲学入门课程
3、通识读书会
4、种子教师培养
建了一个群,主要聊教育、哲学启蒙和阅读,加我微信,请你入群